1月上旬,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492件驰名商标,襄阳海华光源有限公司的“华烨及图”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,照明类全国仅3家。
“只有建立人才发展战略,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,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先导,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”襄阳海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安华告诉记者,其归结点就是抓质量、强品牌。
襄阳海华的抓质量、强品牌之路始终与企业的发展同步。
15年前,马安华创建了海华照明公司。当时仅有一条生产线运作,员工只有十多个人,近三十年的国企经历,始终如一的行业经验,让他对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”感悟很深。
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品牌的支撑,马安华从创立海华公司之日起就发誓:一定要确立自己的自主品牌,走一条具有海华特色的新路子。几年的实践,“华烨”、“如日”两大品牌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所喜爱。
创业坚守着一份信念,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,为不断满足生产和发展要求,扩大投资建设规模成为海华走向辉煌的助推剂。2009年改扩建了一个玻璃车间,增加了新的生产线,尤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,实现产品转型,以节能降耗的紧凑型荧光灯和日光灯为发展方向。投资近千万元购置了具国际先进水平的T5高效节能荧光灯生产线,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。投资500多万元新建厂房和库房,不断改善生产和经营环境。同时在航空航天工业园区又新征土地200亩,重点开发和生产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照明产品,以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。
马安华董事长深刻领会了企业发展的内涵,那就是要以人才为中心,以科技创新为保障,推动企业持续永久地向前发展。十几年来,海华公司在吸引人才,教育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逐年成倍增长。以科技创新为先导,筑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: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4001: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。同时各车间革新小组不断对设备、工艺流程进行创新改造,均创造出可观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,机修车间一员工获得“湖北省创新能手”及2009年度突出贡献奖的殊荣。
2007年“华烨”品牌荣获“中国普通灯泡产业十大著名品牌”称号,企业的两个自有商标“如日”、“华烨”均获得“襄阳市知名商标”、“湖北省著名商标”称号。质量是品牌的保障,品牌是市场的影响力,如今,“华烨”牌产品的销售已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,在南方市场已占据了28%以上的市场份额,并拥有自主经营出口权,长年出口到非洲、中东、拉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始终受到国际国内客户的信赖与好评。
2009年面对严峻的市场经营形势,公司一方面苦练内功,完善制度,做实做强企业基础工作。另一方面加大了自主品牌建设,把品牌作为企业的灵魂。2009年公司确立了“创品牌上档次,创名优拓市场”的经营方针,从品牌的宣传推广,以及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入手,先后在公交车以及宣传媒体进行广告宣传,取得很好效果。
海华人始终不会忘记2009年6月12日这一天,因为生产灯泡的设备在真空系统出了一点问题,导致18000多只灯泡质量不合格,马安华当即指示全部销毁,并义正辞严地告诉大家:“今天不砸这些劣质灯泡,明天消费者就会砸我们的饭碗。”一场史无前例的砸灯泡运动,在海华展开。如果说海尔人砸76台冰箱与海华人砸18000只灯泡有异工同曲之处的话,那就是: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。
公司先后在华东、西北、西南、中南和华南等地设立营销网点,逐步形成网络化市场格局,尤其是在南方市场,“华烨”牌产品占据60%的市场份额,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。另外,通过阿里巴巴国际商务平台创建海华自己的国际网站,招聘了多位高素质的外贸人才,逐步实现网上订单交易,做好做大自营出口业务。
到2010年,欧盟全面停止进口白炽灯泡,新型节能灯将成为出口企业的主打产品,这对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从前年开始,海华公司减少了白炽灯的产能,大力发展节能产品。企业先后斥资将节能灯生产线由两条增加到四条,投资1600万元新上国际领先技术的玻管生产线,以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产品成本。此外,新海华还瞄准了高端节能灯产品,进一步提升了节能灯的产品档次。目前,仅节能灯一项就拉动企业年产值增长10%。2012年7月,凭着雄厚的实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,襄阳海华光源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由国家发改委、联合国环境保护署、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发起的“逐步淘汰白炽灯 加快推广节能灯”项目。
付出终有回报,十多年的苦心经营,走南闯北,风雨兼程,使企业逐步从一颗稚嫩的幼苗成长为今天的参天大树,一个拥有员工1000多人的现代化民营企业,并逐步跻身全国电光源行业的前列。去年,该公司入选“襄阳100强企业”、获得“重合同守信用企业”等多种荣誉。见襄阳日报2013年1月22日第11版。

2013年3月15日襄阳日报第14版内容:
